|
![]() |
|
|
試錯與錯試 里美,曾經將渠道重心放在傳統化妝品專營店上,雖然擁有差異化的定位,但由于目標顧客定位不適當,不得不從傳統渠道退出,轉而專攻屈臣氏,終成就了其“屈臣氏化妝品銷售冠軍”的奇跡; 阿芙,曾經嘗試化妝品整店輸出模式,但在單店贏利困局的阻擊下,轉攻電子商務,而今在淘寶上賣得風生水起; 無數成功的品牌背后,都有著令人驚嘆的失敗經歷。這就是試錯。 試錯是電商發展過程中,被嘮叨最多的一個詞語。凡客創始人兼CEO陳年就有這樣的理念,“創新源于試錯”,馬云也說過,“創業成功,取決于試錯速度”。 不過,我們在電商領域看到更多的是打著“試錯”旗號的“錯試”——重蹈傳統商業的覆轍。 電子商務雖然是新事物,但離開不了營銷的基本規律。做電商不懂零售,做電商平臺不懂零售終端,那你的試錯,就可能只是把前人在線下犯的錯誤,在線上再犯一次。 比如,不論你在線上還是線下,都得知道你的消費者是誰,他們的需求是什么。就像蘋果,創造了“觸摸”這一需求;御泥坊,創造了“礦物泥面膜”這一需求。憑空想象,閉門造車,只能是自我封閉的意淫。 比如,不論你在線上還是線下,都得知道你的對手是誰。阿芙的精油已經賣得非常好了,你再去賣精油,將繞不開阿芙品牌的陰影。并不是說你就不能賣精油了,而是說你能不能賣不一樣的精油,或者說,你能不能不一樣地賣精油。 再如,你發現了眼霜有可能成為一個新的市場機會,而且尚未有強大的對手存在,這自然是一個好機會。但是,你卻沒有能力提供品質優良的眼霜產品,強行去試,最后免不了要被打回原形。 試錯有法 試錯的另一個誤區則是忘記堅持。很多投資者或項目管理人,因為一次試錯的結果不理想,就否決了這一方向的繼續探索。就像挖井,每次都在快要出水的時候停止了挖掘,轉而開掘新井口,豈不可惜? 我們以淘寶網“鉆石展位”廣告投放為例,也許能找到試錯的一些ABC。 鉆石展位,是淘寶三大付費流量來源之一。一些品牌通過有效的鉆展投放,收益良多。但很多品牌投入鉆展廣告,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,因而視之為雞肋。其實這就是沒能很好地試錯與總結的結果。 在做大規模的鉆展廣告投放之前,一定要做三次以上的小規模鉆展投放測試。 首先,應根據自身品牌、產品特點以及活動類型,投放對應的鉆展廣告位若干,以便確定什么樣的廣告位更適合你; 其次,準備不同風格、不同訴求的鉆展廣告圖片5張,并在測試的過程中,分析整理判斷,目標消費者更接受什么樣風格與訴求的廣告圖片,因為單純的價格誘惑,不一定能帶來高的點擊率; 最后,進行不同的時間段與費用投放控制,確定什么時間段、多大的費用投入是最合適的。 這樣試錯,再做相應的數據整理與分析,就能夠得出系統的鉆展投放策略,為大規模投放指明方向。 |
|
|